

將文章轉發到班級群
教師平臺
中華民族素來是文明禮儀之邦。溫文儒雅、落落大方、謙恭禮讓是華夏兒女代代相傳的美德;舉手投足、言談舉止,無不體現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。古人云:“不學禮,無以立。人無禮不生,事無禮不成,國無禮不寧?!蔽拿鞫Y儀是我們學習、生活的根基,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。千學萬學學做真人,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,只有學會做人,才能學會做事。
禮儀就是律己、敬人的一種行為規范,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。文明禮儀,不僅是個人素質、教養的體現,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。我們作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“禮儀之邦”,講文明、用禮儀,更是弘揚民族文化、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。作為小學生,我們應該樹立現代文明意識,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,爭做文明人;為此,圍繞禮儀教育小學部副校長高潔組織全體小學生召開了“文明禮儀記心間,爭做時代好少年”的思政課堂。
上周六我校對全體學生進行了文明禮儀調查問卷,問卷結果如下:有2721名(我校學生2463人)學生參與了此次調查問卷,男生1430人,女生1291人,我校學生的參與率達到了百分之百。
在整個課堂中,高校長注重引導學生在家里、校園、公共場所等社會生活領域中養成文明禮貌的好習慣,通過思政課堂將文明禮儀的理念帶給每一個學生,讓學生從小懂得文明禮儀,讓文明禮儀之花開遍我們身邊每個角落。課程中高校長倡導全體同學從身邊小事做起,從自我做起,徹底告別不文明行為。
實驗好少年
此次活動的目的是:使同學們能夠在不同的場合使用規范的禮儀,培養講究儀容儀表的良好習慣,旨在引導學生做講文明有禮儀的好少年。
同時,我校學生積極參與文明禮儀活動,通過設計富有風格的文明禮儀手抄報、談觀后感等形式表現了如何做一名文明的小學生。接下來,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孩子們的精彩表現吧!
有人說:孩子的心靈是一塊奇異的土地,播撒思想的種子,就會獲得行為的收獲;播撒行為的種子,就會獲得習慣的收獲;播撒習慣的種子,就會獲得品德的收獲;播撒品德的種子,就會獲得命運的收獲。良好的禮儀習慣是一種資本,可以轉化為一個人內在的性格、情操,將影響一個人一生的發展。“禮儀不用花錢,卻能贏得一切”。因此,加強小學生的禮儀教育是時代的需要,是提高全民族素養的需要,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。
學生們通過學習文明禮儀常識,懂得了:作為一名小學生,自己的言行舉止不僅關系到自身和學校形象,也關系到新時代少年的形象,所以要從小事做起,從身邊做起,重視文明禮儀。
我們相信:“文明禮儀”將成為實驗學校每一位學生的行為準則,文明禮儀之花將開遍實驗學校的校園。
點擊鏈接可觀看課堂講座: